微信更新到了 8.0.15 版本,距离上次更新只过去了 2 个星期。按照微信以前一个月一更的规律,这次显然有些不同。

我觉得促使这个新版打破节奏提前上线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优化之前微信在后台读取用户相册的逻辑。

有网友测试了,新版本的微信在 iOS15 中已经没有读取用户相册的记录了,并且认为加载相册最新一张照片的做法改成了用子线程去完成,而不是像之前一样获取 iOS 的系统通知。

简单说,事情还是照样干,但是不再登记在册了。

除了这个用户不可见的改变之外,还有一项比较大的更新就是在原来「青少年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监护人管理」功能。

说白了,就是家长能远程控制孩子能在微信上访问什么内容。

之前的「青少年模式」只能单次静态设置,家长完成权限设置后,孩子就只能在这个权限范围内使用微信。

不过这种设计有一个弊端,就是一刀切把所有可能性都堵死了。

比如,家长设置了孩子阅读公众号的权限为只能阅读被挑选过的已关注公众号,可如果有一篇文章家长希望孩子看看,但又不在已关注列表内,那这个场景就无法实现。

在原有方案里,只能重新调整公众号权限设置来完成,操作起来也很麻烦。这个设计弊端,就是典型的静态权限控制。

不过,也可以认为这是微信对「青少年模式」的一次迭代。第一版是 MVP,这一版才是完整形态。

为此,动态的权限控制就成了这次新版的主要改进。

动态权限就是在管理员和被管理人之间建立一个从属关系,管理员可以对被管理人进行动态权限控制,这个过程是双向的。

被管理人可以向管理员发出访问申请,管理员也可以在远程审核并设置对应的权限。这种做法,比静态权限控制要灵活很多。

设置监护人的流程需要通过邀请的方式来完成,家长在孩子微信上设置完青少年模式密码后向自己手机发送监护人邀请,通过后即可成为监护人角色。

这个监护人除了可以设置基本权限之外,还能对临时需要访问的内容进行申请审核。

访问申请发出后,监护人在微信上会收到一个消息提示。点击通过后,被监护人就获得了该内容的访问权。

不过,访问权仅限当天 24 点前,过期就失效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谁的需求?

显然,这不可能是孩子们的需求。那么,这是家长们的需求么?

肯定是有一部分家长存在这样的需求,孩子天天玩手机耽误学习,他们又没什么好的办法。要是没收手机,但现在很多学习软件都在手机上,左右不是。

所以,很多产品都推出了防沉迷系统或者青少年模式。要么由系统去控制使用时间,要么由人去管理如何使用。

比如抖音也有自己的「青少年守护工具」,逻辑也是类似的。

不过在我看来,这个需求既不是来自于孩子,也不是来自于家长,更多是来自于微信本身。

准确说,是来自于腾讯这家公司的社会责任。

面对这种极度正确需求,微信没有拒绝的理由。

管不管用是一回事,但功能有了就代表履行了社会责任。产品无法控制用户,但用户可以选择是不是使用产品。

说实话,我一直是觉得这种需求和设计有点怪怪的。怪的不是功能和逻辑,而是出发点。

似乎某种不被允许或者不符合期望的行为发生时,管理者们喜欢做的就是控制和限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去满足自己的诉求。

可作为被管理人,这是最优解么?

堵不如疏,凡是有对抗的地方就一定会产生漏洞。

我不觉得这种功能会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反而还有可能促使他们去探索各种可能的漏洞。

「只要一件事对你有害,那么你越希望做,我就越不让你做」。

这种认知和教育理念在很多家长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因为他们的上一代就是这么教育他们的。

可实际情况呢?是那些被各种限制的孩子发展得好,还是那些被不断引导以及提供新选择的孩子发展得好?

做产品的都知道,你要是去问用户需要什么,用户大概率是讲不出真正的需求的。他们只会告诉你现在哪里不爽,但不会告诉你到底什么适合他们。

所以,做控制、做限制、做加法,这些都是偷懒的表现。因为没有更好的出口,所以就堵住原来的来路。

我不是说包括微信在内的产品推出青少年模式有什么问题,而是在思考,这真的是最好的方式么?

我们都是从小时候过来的,可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却用一种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方式来控制我们的下一代。

在这一点上,我们真的没什么进步。

不让孩子玩微信,他们可以选择 QQ;不让他们刷视频号,他们可以错时玩抖音。反过来,都一样。

所以,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而这些功能的推出,某种程度上也只是满足了一个正确的需求以及范围有限的用户期望。

用上一代人不爽的方法来管理下一代人,然后让他们继续不爽。

难道你不觉得,这很怪么?

这种惯性思维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正确的做法,以至于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们会本能地提出这样的方案。

改革不是去禁止或者限制什么,而是建立一条新的、比原来更好的出路去解决现有问题。

现在很多产品的做法,还是软件时代的遗留产物。各种功能控制、权限管理、等级角色。

当然,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案。抱歉,还没有。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

产品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也没有一款产品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东西值得挖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唐韧”(ID:RyanTang007)